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20篇
  免费   13568篇
  国内免费   18703篇
测绘学   9965篇
大气科学   7076篇
地球物理   9867篇
地质学   34732篇
海洋学   9892篇
天文学   822篇
综合类   4620篇
自然地理   8117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1237篇
  2022年   3441篇
  2021年   4055篇
  2020年   3275篇
  2019年   3557篇
  2018年   3392篇
  2017年   3228篇
  2016年   3196篇
  2015年   3902篇
  2014年   3696篇
  2013年   4624篇
  2012年   4958篇
  2011年   4930篇
  2010年   4862篇
  2009年   4469篇
  2008年   4489篇
  2007年   4257篇
  2006年   4097篇
  2005年   3387篇
  2004年   2563篇
  2003年   1844篇
  2002年   1854篇
  2001年   1662篇
  2000年   1385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19篇
  1954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察尔汗盐湖低品位卤水自然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兆广  祁燕 《盐湖研究》2006,14(1):17-23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卤水钾镁盐矿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盐类矿床,盐湖东部潜卤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从KCl等组份含量来看,属低钾高钠低镁的卤水。对该类型卤水进行自然蒸发试验,确定盐类结晶析出顺序和光卤石矿物的最佳分离点,取得光卤石矿的产率和光卤石中KCl含量等基础数据,以对该卤水工业利用性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92.
大连港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来看,港口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我国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连港今后发展的要求,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和港口建设布局,并提出了对策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导致旅游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中西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差异.在旅游跨文化交际中应特别增加中西文化差异意识,方能尽量减少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994.
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湿地退化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功能研究基础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模型,对处于生态脆弱区的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松嫩平原西部现有沼泽湿地面积4 488.13 km2,近50年来减少了62.54%;2000年斑块密度为1954年的1.67倍,且最大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周长均减小,说明沼泽景观破碎化严重;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分布质心发生偏移,近50年,向西北方向偏移了19.4 km,主轴方向顺时针旋转了9.23o,表明了沼泽湿地景观具有破碎化和萎缩的趋势,并且呈现出不平衡性:湿地的萎缩程度偏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得出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减少及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由该区生态环境原生脆弱性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的.通过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为沼泽湿地格局优化和生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通过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利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点44年(1961-2004)观测的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年平均降水量总趋势以每年1.72 mm的变化率减少,这种减少主要是由夏季、冬季降水量减少所引起的,尤以夏季最为显著,变化率为-3.26 mm/a,而在春、秋两季降水量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34 mm/a和0.77 mm/a。降水期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在空间上,年降水量的高值区位于山前迎风坡一带,大致呈带状自西南伸向东北,高值区的西北、东南两侧雨量逐渐减少。市区形成一个明显的下降中心,其中海淀区年均减少3.7mm,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996.
新疆博州地区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根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下同)四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博州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且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显著的均值突变,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在80年代末出现突变;除春、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它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均以冬季增幅最大,秋季次之;80年代冬夜升温最强劲,90年代则明显减弱;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均在70年代中期出现突变,比其它任何突变时间都早;暖温年多发生在80年代后,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年降水量略呈上升趋势,少雨年多在60年代、70年代,多雨年多在近20年,除春季外,其余各季降水略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形态的示量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卫星照片判读和实地观测,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由两种风沙地貌构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新月形“沙垄”为“羽轴”;垄间分布的波状微起伏的“大沙波”为“羽枝”,“大沙波”与沙垄的夹角为75°~103°。二者组合成类似“羽毛”的风沙地貌。新月形“沙垄”由单个新月形沙丘的前一沙丘的迎风坡与后一沙丘东翼相连构成“沙垄”。组成“沙垄”的新月形沙丘的两翼平均长37.5m,翼间距30~66m,沙丘高3~19m;在所观测区域内,沙丘沙的分选性由南向北变差。新月形“沙垄”长为3~22km,垄间距为1~3km,其问分布浅色和暗色相间的波状微地貌,暗色部分平均宽24.3m,浅色部分的平均宽11.6m。暗色部分表层沙粒的粒径有60%在1.00~0.25mm之间,以暗色矿物为主,而浅色部分表层沙粒的粒径的90%在1.00~0.25mm之间,分选性相对暗色部分较好,以石英等浅色矿物为主。暗色和浅色微地貌成对出现,相对高差约7cm。这种波状微地貌在库姆塔格沙漠中北部重复出现,类似于风沙地貌分类的沙波,暂称其为“大沙波”。  相似文献   
998.
新疆口岸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的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岸以国家主权象征的海关为主体,兼有国家其它专项检验部门联合组成,一般是由设在进出口国境的交通港站,并与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单位组成的综合体。我国新疆因其边境省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漫长的边境线而拥有众多的口岸,而沿边经济带又是新疆的一条重要经济发展轴,因此针对口岸区域发展模式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空间发展模式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位势潜能计算模型分析了口岸区域空间发展的双核模式,以量化方式对口岸区域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对第四纪晚期古季风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表征的高原古季风变化是波动发展的,发生在仙女木期地质环境事件中的季风活动具有强烈暴发的特点,是高原季风发展中的突变事件,而且地表热点效应对其起到了激发作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成果表明,它的变化频谱与激变因子及其运行机制是伴随着青藏高原地质效应的演变而发展的,为研究第四纪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Fine hydrophilic particles are known to be entrained with water in flotation of many ores. Flocculation of the hydrophilic particles by polymer depressants could potentially reduce the mechanical entrainment of these particles. This paper reports testwork completed on fine particles of several solids, iron oxide, hydroxyapatite and sphalerite, as well as on a relatively coarse quartz sample (− 75 + 38 μm). Dodecylamine was used as a collector for quartz, and several dispersants and polymer depressants, including sodium silicate, sodium metaphosphate, zinc sulfate, cornstarch, corn dextrin an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s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both 700,000 and 80,000) were used as flotation modifiers. The major part of the testwork involved flotation tests in a 200 mL flotation column. It was observed that flocculation of the fine hydrophilic particle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ir mechanical entrainment, while dispersion severely aggravated it. Thus, in the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synthetic mixtures of the − 75 + 38 μm quartz and fine (reagent grade) iron oxide or hydroxyapatite, polymer depressants that caused flocculation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ose that did not cause floc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